1.石榴果实
味甘酸,性温涩,无毒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它可“止泻痢、下血、脱肛、崩中带下”。治疗慢性肠炎、腹泻,可取鲜石榴一只,连皮捣烂,加食盐少许,水煎内服,每日2次。此外,取鲜石榴籽捣烂,水煎后滤取汤液,每日含漱多次,可治疗咽喉炎、扁桃体炎、口疮以及皮肤疮癣。

2.石榴皮
可涩肠、止血、驱虫,适用于久泻、久痢、便血、脱肛、崩漏带下、虫积腹痛、疥癣等症。现代研究证实,石榴皮中含有多种生物碱,有明显的收敛、抑菌、抗病毒作用,可治疗痢疾、肠炎。

治疗细菌性痢疾:取石榴皮30克,水煎服,每日2次;或石榴皮、山楂各30克,水煎服,每日2次。治疗消化不良、肠炎腹泻用石榴皮、茄子根各30克,一起焙黄研末,每次3克,开水冲服,早晚各1次。
3.石榴叶
用石榴叶15克,水煎代茶饮,可缓解口渴咽干舌燥等症。另外,把叶子洗干净后煮水,外用洗眼可明目。直接把叶子捣烂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。
治疗急性结膜炎、风火赤眼:鲜石榴嫩叶30克,加水一碗,煎至半碗,去渣,过滤澄清,作为洗眼剂,用滴管或洗眼杯洗眼。
4.石榴根
石榴根能杀虫、涩肠、止带,适用于蛔虫、绦虫、久泻、久痢、妇女带下等症。现代研究证实,石榴树的根皮含有石榴皮碱,对体内寄生虫有麻痹作用,是驱虫、杀虫的良药,尤其对绦虫杀灭作用最强。

5.石榴花
有收涩止血作用,苏颂《图经本草》还说千叶石榴花可“治心热吐血”,外敷可治“金疮出血”,外用内服均可。
治疗中耳炎:石榴花适量,瓦上焙干,加冰片少许,研细,吹入患耳;石榴皮9克(炒焦),冰片0.3克,共研细末。

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内脓液及分泌物,吹入药粉,每日或隔日一次。
石榴有明显的收敛作用,能够涩肠止血,加之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。所以,特别适合口干舌燥者、腹泻者、扁桃体发炎者食用;感冒患者、便秘者、尿道炎患者、糖尿病患者、实热积滞者不能食用。
上一篇:秋季干燥易上火 吃什么能降火
喝了酒头痛得厉害 喝酒头疼怎么缓解
高血压吃什么水果好 鲜榨果汁对血糖有影响吗
尿酸高吃什么食物好 低嘌呤的食物有哪些
牙痛吃什么可有效缓解 有效治疗牙痛的食疗
这些食物亚硝酸盐含量很高 能不吃就别吃
鸡皮能吃吗 有没有危害
长期吃五谷杂粮的害处有哪些
鸡爪对女性的帮助有哪些 哪些人不能吃鸡爪
黄芩的功效与益处
多吃这四种养胃的食物让你的胃健康起来
喝中药能自行加糖吗?服用中药的三大误区!
绿叶蔬菜的这六大功效你知道吗?
为什么吃虾时要去虾线和虾头?
枸杞这样吃很伤身 枸杞的四季搭配法
秋季养生宜多吃鱼 适合吃的五种鱼推荐
茉莉花茶的功效与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