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要看温度
通常来说,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。低于这个气温时,最好是继续“忍受”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;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,则可考虑脱点衣服了。
其次凭感觉
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耐受冷热程度也不同。要是“捂”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,身体冒汗,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;如果感觉“捂”了身体会出汗,就不妨早点换装,否则,“捂”出了汗,万一再被冷风一吹,反而容易着凉。
昼夜温差也是判断“捂”不“捂”的标准之一。专家提醒,早春时节,应该多关注天气预报,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,适当增减衣物。这可在很大程度上使身体免受冷空气突至的刺激,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。特别是当天气预报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—10摄氏度时,就该小心防寒了哦。
哪些部位最该“捂”?
1、肚脐
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,温暖这个穴位可鼓舞脾胃阳气,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、易腹泻的人,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,可以经常在肚脐热敷。另外,还可在中脘穴(位于脐上4寸)和胸骨下剑突连线的中点处热敷,有助于胃肠保暖。
2、腰眼
人体阳气的根在肾,而腰为肾之府,肾阳虚时常出现腰酸软、怕冷、尿频或是容易困倦疲乏。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,可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。肾俞穴位置: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,肾俞穴位于腰部,当第二腰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宽处。
3、手腕
手腕处有心经原穴神门穴,而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与留止的部位,能够强化脏腑的功能。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脉,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,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。神门穴位置:位于腕横纹上,手小指一侧腕下方肌腱内侧。
4、小腿
有些人在天气寒冷时容易出现偏头痛或是小腹痛,甚至出现恶心、呕吐等,中医认为这种表现属于阳虚,这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,可多热敷足临泣穴和阳辅穴。足临泣穴位置:第四脚趾与小脚趾之间缝的终点,取穴方法是将手指从第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缝向脚背方向推,推到有骨头的边缘时就是足临泣穴。阳辅穴位置:在小腿外侧,脚外踝关节上方四寸的位置。
另外,春捂工作也是有一定限度的,切勿不可过头。温馨提示,春季衣物增减要根据天气变化而定,同时也要考虑个人素质。
喝了酒头痛得厉害 喝酒头疼怎么缓解
高血压吃什么水果好 鲜榨果汁对血糖有影响吗
尿酸高吃什么食物好 低嘌呤的食物有哪些
牙痛吃什么可有效缓解 有效治疗牙痛的食疗
这些食物亚硝酸盐含量很高 能不吃就别吃
鸡皮能吃吗 有没有危害
长期吃五谷杂粮的害处有哪些
鸡爪对女性的帮助有哪些 哪些人不能吃鸡爪
黄芩的功效与益处
多吃这四种养胃的食物让你的胃健康起来
喝中药能自行加糖吗?服用中药的三大误区!
绿叶蔬菜的这六大功效你知道吗?
为什么吃虾时要去虾线和虾头?
枸杞这样吃很伤身 枸杞的四季搭配法
秋季养生宜多吃鱼 适合吃的五种鱼推荐
茉莉花茶的功效与作用